在攀枝花大渡口上街,生長著一種喜光、喜溫暖的高大喬木——銀樺樹,掩映在銀樺樹下的,是一幢磚木混合結構的青磚建筑,這就是神秘的“十三幢”。
這座與周邊風貌明顯不同的建筑,占地面積2000多平米,建筑面積1800多平米,青磚素墻,兩面坡懸山式青瓦頂,歷經歲月的洗磨,分外簡約、樸素,靜穆中浸潤出一股莊嚴、神圣的氣質。
很難讓人想到,這里曾承載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上世紀60年代,國際局勢風云多變,毛主席發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號召,國務院組織有關部委研究作出了開展三線建設各項重大任務的戰略部署。一場大規模的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自此開始。
攀枝花因資源富集、地形險要,被確認為三線建設最理想的鋼鐵工業基地,成為“毛主席最關心的地方”。毛主席說:
“我們的工業建設,要有縱深配置。把攀枝花鋼鐵廠建起來,建不起來,我睡不好覺。”
“建設攀枝花,要有緊迫感。這是和帝國主義爭時間的問題。”
“建不建攀枝花,不是鋼鐵廠問題,是戰略問題。”
一大批有志青年響應號召,浩浩蕩蕩奔赴大西南。為了讓建設者進得來、住得下,1964年,建工部云南省工程總公司奉命在大渡口北邊山坡上修建起一批干打壘房屋,總建筑面積達11000平米,俗稱“萬米招待所”。這批房屋共有十六幢,依序唯有第十三幢為一樓一底的青磚瓦房,主要用于接待黨和國家領導人,“十三幢”由此得名。十三幢配有高級套房10套、隨員間10間、會議室、小廚房和一個可容納60人就餐的餐廳,另還有史料陳列室、礦樣標本陳列室等功能室。
輕松三步 完成配音
簡單易懂 基于人工智能 零基礎在線制作配音、自定義合成背景音樂
制作合成配音